第二十六期:纪要丨文以载道——浅谈中国书画的鉴赏

来源: 作者:贵州博物馆-办公室 阅读:2925次 发布时间:2019-12-12

概览

本期贵博讲坛由贵州省博物馆研究部李甫主任主持。邀请云南省文物鉴定委员会秘书长,研究馆员陈浩先生主讲中国书画的鉴赏。陈浩先生以深厚的人文修养、渊博的知识及丰富的鉴定实践为基础,为贵博讲坛的观众们带来了一场书画欣赏的视听盛宴。

演讲 

1650786440859098.jpg

国家文物进出境审核云南管理处副处长、云南省文物鉴定专家委员会秘书长陈浩主讲

在文物收藏中,中国书画是一个很重要的门类,书画也是最早进入收藏体系的文物之一。对书画文物的收藏始于帝王。最初皇室的收藏是以政治为目的档案性质的收藏,类似殷墟的甲骨文。而后发展成为宫廷文化的传播,为皇室成员的兴趣爱好服务的收藏。在汉代开始,宫廷中就出现了为收藏而服务的机构,宗庙、内廷、密阁等。魏晋之后,为满足帝王们的艺术需求,开始鉴别、分析、整理所收藏的书画藏品,相应地《书品》《画品》等艺术理论著述出现。此时,书画的收藏从政治需求转向了艺术需求。

五代至宋,统治者基于书画艺术能宣扬推动社会的认识,凝聚人心,于是政府中专设了画院,从事书画的创作与研究。从此,由帝王主导的书画艺术得到长足发展。并且书画艺术逐步地由工匠画向文人画转变。因此,在中国,书画文物是上层精英们留下的文化遗产,最能体现社会上层人士对文化的观念与看法。大约在明代以后,书画艺术成为了一种文化符号,代表着一种文化基因,也成为古代儒家文化的重要象征。

对书画的收藏研究需要辨真伪、识高下、明是非。因此,早在魏晋时期就产生了书画鉴定这门古老的学科。书画鉴定的起点非常高,对鉴定者的素质要求也很高,长久以来鉴赏家们都是凭借经验、学识、阅历来鉴定,近三十年,开始尝试用科学的理论来规范它。就当代来说,不同的专家有不同的方法,有些专家倾向于从艺术创作风格来鉴定,有些专家倾向于考证。如对名讳的考证,因为避讳字是断代的重要依据。有些专家对书画发展的流源非常清晰,对数以万计的书画家都有了解。

一、书画鉴定的参考依据

对书画进行研究,需要对其物质载体进行研究。物质载体可以作为书画鉴定断代的参考依据。

1.笔墨材料。笔墨对书画的效果影响很大。早在甲骨文中就出现了只书未刻的字,说明笔在此时已出现。后来出现了毛笔,毛笔特有的特征创造出了中国书画特有的形式与内涵。不同的笔对书画作品产生不同的影响。如秦以前用“彤管”,一种红管的毛笔。笔圆,写出的线条也圆润光滑,如玉箸。楚地用的笔偏扁,因此所写的隶书横细竖宽,收尾处挑尖。唐以前用的是鸡距笔,中间是麻,外面是毛,心硬外软,弹力非常好,故而写字跳动婉转,便于表情达意,魏晋王羲之就用这样的笔书写。元代使用羊毫,较软,笔画的韵味绵长,舒缓流逸,赵孟頫就用此种笔。明代笔毫长,含水量大,蘸墨饱满,所写出的线条就会细长,如祝枝山的字,一笔能拉很长,字也显得婉转流动。

在考古中,汉代已有岘台出土,由此可以推断汉代就有墨的存在。北魏贾思勰著《齐明要术》中记录了最早的制墨的方法。五代至宋,制墨技术已成熟,南唐奚氏父子制出佳墨,世称“李廷珪墨”。

墨又分松墨和油墨。油墨较亮,松墨偏暧,不同的墨作画所呈现的效果不同。一般书画家很讲究用墨,在用墨上也有自己的偏好。在画面上现代墨汁与墨锭磨出的墨效果完全不同。

2.纸、绢、绫等材料。中国书画大多用这几类材料,但不同时期又各有其特征。汉代以前虽然已出现纸张,却很粗糙,不做书写之用。直至蔡伦对造纸术作了改进规范,纸张才代替竹简开始广泛始用。现存最早的纸质书画是唐代的《五牛图》,用硬黄纸。纸中加入黄汁,纸面密实。宋代用的是麻纸。明清时期用的宣纸各有各的特点。老纸有旧痕,乾隆以前的纸都有偏色,一是偏鼠灰,二是炒米黄,这种老化的发黄是由内而外的,与染色的有差异。晋唐以前的绢都是单丝织成,薄且松。五代至宋出现了双丝绢,光滑而细密。元明清后,绢的质量越来越差。如果把一幅宋绢画和一幅元绢画放一起,宋画明显比元画新,原因就是宋绢较密不易脏。明代还出现了绫本的书画作品。

年代久远的绢本书画,常多次经过重裱,每次重装时都要加胶加矾,并用石头加蜡将背面用力轧光。次数多了,这些绢本书画从侧面看上去,绢面上有一层亮光,俗称“宝浆亮”。这种因老化而显现的光泽是观气的一个要点。

3.款识印章,宋以前的画家都是为皇帝贵族作画,因此无款,部分有款也是藏款,藏于树石之中。如李唐的《采薇图》,款藏于山石之上。元代文人画兴起,画家开始落款,多为XXX年XXX画,或XXX画,一排竖行,称一柱香款。明以后,书画成为了文人之间交往的一种方式,因此文字增多,出现转行,又称平头款。再往后,明末清初,作为礼仪谦让,首字退格,出现了让头款。

从款识的内容来讲称谓的不同也是断代的依据。比如,晚明东林党人好结社,江南地区尤甚。因此称谓中常出现盟兄、社兄等。直至康熙帝取消结社,这类称谓消失。科举入仕是文人身份的象征,在清中晚期,文人为表示自己是科举出身,常常用同年、年兄称谓。民国时期又好用同志、贤弟、贤友等。

印章早期用于信件的封泥,故又称封印。从元代的王元章开始,书画家们才把作为身份标志的印章使用在书画之上。明代形成风气,普遍使用。不同时代的印章刻法也有不同,如同是皖派早期的文彭、何震等人与中期的邓石如,以及晚期的吴熙载,风格上都有很大的变化。再如近代齐白石发明的单刀的刻法,独具特色,创立齐派篆刻。如果书画中出现这样的印章,基本可以断定为当代。

4.装裱

一般来说,著名书画家都很重视书画的装裱。不同时期也有不同的装裱风格。比如宋徽宗时期的宣和装就可以作为断代的依据之一。宣和装很规范。以横卷为例,前有绫天头,绫天头后有黄绢隔水,隔水左上有题签,然后才是书画本幅,书画后依次为后黄绢隔水和尾纸。

5.流藏和著录

著录清晰,流藏有序是文物鉴定的重要依据。我国有关书画鉴藏的著录最早出现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分别是谢赫的《画品》和 庾肩吾《书品》。唐代张彥远的《历代名画记》对绘画历史料进行了整理评述,对绘画理论也进行了阐述。其中有大量关于鉴识收藏方面的叙述。共收录370余名画家的传记。张氏一门富收藏,尤其是书画。此部著述,开启了从官府收藏到民间收藏的节点。

宋代的《宣和书画谱》是官方编撰的一部收藏著述,共收魏晋至北宋画家231人,共计作品6396件。

元代有周密的《云烟过眼录》、汤垕《画鉴》。明清时期民间的收藏著录有文嘉《钤山堂书画记》、张丑《清河书画舫》、张泰阶《宝绘录》、高士奇《江村消夏录》等。在清乾隆时期还将内廷收藏编为 《秘殿珠林》和 《石渠宝笈》等。但有些著录中也有大量伪品,如明代张泰阶所撰的《宝绘录》。

除了著录外,了解收藏家对书画的研究也很重要。从中国历史来说,帝王是最大的收藏家,唐太宗喜爱书法,为得到《兰亭序》,曾有萧翼计赚兰亭的故事,可见太宗在书画收藏上的不予余力。宋徽宗的宣和画院也有大量的收藏。尤其是清代,民间流藏的书画很多都集中在了内廷。历代在民间也一些著名藏家,富收藏、精鉴定,如明代的华夏,有江东巨眼之称,项元汴也是收藏世家。清代的梁清标,近代的庞元济都是收藏大家。一般来说收藏家们都会在自己所藏的作品上钤鉴藏印章。华夏主要的印有“補安居士”、“锡山华氏”、“補安家藏印”、“华夏”、“宜子孙”、“华氏剑光阁珍藏印”、“真赏”、“真赏斋鉴”等。项元汴主要印鉴有“项元汴印”、“子京”、“檇李项氏世家珍玩”、“神品”等。清安岐常用的鉴藏印记有“安仪周家珍藏”、“朝鲜人”、“安岐之印”、“麓村”、“仪周珍藏”、“仪周鉴赏”、“安仪周书画之章”等。

鉴藏印章也有造假,如北京后门造,就专造清宫的假书画,上面盖有各种流藏印章,但只要留意分辨,就会发现所有的印章都是一个色。而真迹上的印章是不同时期盖上去的,不同时期制印泥的方法也有差别,故而印色不同。

二、书画的时代风格

每一个时代都有其独特的审美风尚和好恶,这种群体审美的变化在各种物体上都留下了印记。书画文物也一样,有显著的时代印记,掌握时代发展的脉络,了解不同时代的社会文化背景,对书画文物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时代风格也是书画文物断代的主要依据。

1. 书法的发展与风格

中国文字是世界上唯一传承有序的文化载体,是中国文化的集中体现。从创造之始就有基本的原则和方法,即形和意的结合。几千年的传承与变化中基本保留这一原则。因此,中国文字从甲骨文开始就被注入了审美的需求。卫夫人说,点如高峰坠石,横如千里阵云,竖如万岁枯藤,撇如陆断犀象。就是指书法笔划中的意像美。在现已发现的甲骨文中,可以看出,有些纤秀,有些方正,有些宽厚。这些变化体现了书写从形状的准确到审美体现的倾向。春秋时期的金文,不同的地域也呈现出不同的意趣。如陕西出土的散氏盘铭文,气势宏大,意态飞扬。而越王剑的铭文则为鸟虫篆,结构严谨,秀雅多姿,装饰性极强。秦统一文字是中华民族文化同一化的标志,由此使书写由多面转向统一。此时期的小篆都以圆笔书写,线条均匀光滑。汉代隶书的出现,又使书体由统一向多面发展。隶书是民间的便捷书,与官方的小篆同时存在并发展。由此,中国书法走上了民间与官方,正书与便捷书并存发展的道路。之后,隶书代替篆书成为官方文字,民间的行草书也同时发展。便捷书与正书的并存推动了书法作为独立艺术载体的形成与发展。

书法的概念出现于东汉时期,到魏晋时期,一批文人将书法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提倡并规范下来。至此,书法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此时,王羲之父子的二王书法体系形成,成为中国书法的正流。

对书法艺术的研究,掌握流派很重要,几乎所有的书家都是流派的传承,熟悉每一个派系代表书家的风格,是书法鉴藏研究的必修课。魏晋的二王、北碑,唐代禇、虞、欧、柳、颜的楷书,宋的苏、黄、米、蔡等等,都形成了独有的笔墨语言和艺术风格。如二王婉丽、北碑中正、颜字肥厚、柳欧清瘦。

宋以后,书法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元代的赵孟頫提倡复古,以二王为正宗。明晚期提出“四宁四勿”,即宁丑毋媚、宁拙毋巧、宁支离毋轻滑、宁直率毋安排。因此,此时期出现了一些变异的字体,傅山、王铎是其代表。王铎的书法,形式感非常强,个别字歪歪扭扭,求怪求奇,整篇来看却是和谐的。清代,“四宁四勿”的审美还在发展,尤其是商业的发展,书画的存在超越了文人交游的范畴,出现了商品性的特质。清中期的扬州画派和清晚期的海派尤具代表性。为了适应商品性的需求,这些画家有意让书法变得怪异且与众不同,如郑板桥的六分半书,如乱石铺路,金农的漆书像刷子所写。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变化仍然是在同一文化的大框架下的求变,是书家们熟练掌握流派风格之后的创新。

明代晚期,董其昌提出了书法要有古风、要有文人气息。他的这一理论很受推崇。因此,他典雅清疏的书法也被文人们争相学习。清代的大多数书法家都学董字。无论是浓墨宰相刘墉,还是淡墨探花王文治,虽书风有异,但都在此一流派之中。

中国书法是一种以文字为对象,以笔墨为载体的线条造型艺术。对其欣赏要从用笔、结构和章法几个方面着眼。

欣赏书法用笔的两大要点,一是行笔,一般来说讲究中锋行笔,中锋圆润饱满,弹性十足。二是节奏变化,行笔一波三折,提压顿挫自如。有骨肉之别、轻重之分、润燥之差、方圆之异、轻重疾迟之变化。不同的行笔有着不同的审美效果。欣赏书法要细细体会线条的差异,如《兰亭序》遒丽如笛韵悠扬,北魏《张猛龙碑》方整雄强似大钟低鸣,苏轼的字被戏称“墨猪”,黄庭坚的字被戏称“枯蛇”。线条之美无绝对的标准,与书者的爱好、性格、意趣有关。再如,同样临《兰亭序》,神龙本、虞世南本、禇随良本,虽都是“下真迹一等”的精品,但也各各不同。

书法除了线条之美外,还有形体之美。字与字之间有呼应,有对比,有主有次,有偏有正,有疏有密。笔断意连,笔画流动。如黄庭坚的《松风阁诗帖》,大小参差,左右伸展,有摆荡的动态效果。

再有就是章法美。指通篇大小呼应,自然协调流畅,纵横穿插有节奏变化。董其昌的书法就较疏淡,王铎的书法则跳动摆荡。

欣赏书法作品时,跟着书家的这些线条节奏走,自然就能变真伪识高下。作假者很难百分之分地模仿一个书法家的用笔、结构、章法。常常会做作、刻板、不自然。

2.中国绘画的发展历史

在人类社会中,绘画比文字出现得更早。绘画是人与人交流的一种方式,从一般的绘画发展到艺术层面的绘画,经历了漫长的时间。现已发现最早的绘画是三万年前法国肖维洞穴画。中国早期的绘画极具装饰性,是为神灵,为王权服务,主要以表现意念为目的,不以像为标准。这与西方的写实主义绘画从一开始就有所差异。如战国《人物驭龙帛画》和长沙马王堆出土的汉代帛画,表现的就是灵魂的世界。魏晋时期,绘画的审美进入了第二个层面,即追求意像之外的传神之美。中国文化讲求人与自然本是一体,此一时期文学领域出现了山水田园诗,绘画领域也出现了表达自然情趣的作品。绘画由此从为神服务走向为人服务,加入人的生命体念和情感。再因佛教的传入,对文化领域产生重大的影响,在绘画上的表现是更注重内在精神的传达。隋唐时期,为皇权服务的宫廷绘画仍然在发展,主要是记录重大历史事件,如《步辇图》《职贡图》等。北宋时期的绘画主要是画在屏风之上,全景式构图,表达自然之伟大,如范宽的《溪山行旅图》、李成的《读碑窠石图》。南宋则以边角景构图为多,更注重诗情画意,以各种技法,表现出复杂的情感及意境。

宋代绘画发展的另一条路径是文人加入了绘画的行列,再经过元代的发展,文人画成为主流,奠定了中国绘画的基本状态。元代的赵孟頫提出复古的书画理论,以及绘画要有文人气息。这两个观点影响了元代的一批文人画家。在南方地区,由于政治原因,汉族文人仕途无路,更多的精力只有寄情山水,投入绘画,尤其是黄公望、倪瓒、吴镇、王蒙,开创了文人画的格局。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以富春山一带的景色为对象,反复描绘,历时两年,笔墨精彩,草木华滋,可以说是中国绘画的最高体现。吴镇最喜欢画渔父图,他笔下的渔父是画家心中渔樵耕读隐逸世界的体现。倪瓚多表现太湖一水两岸的自然风光,清疏空灵,是极简主义绘画的体现,也是倪瓒高洁平淡之心的写照。相对应,王蒙的绘画则是极繁主义的体现,他从创作中得到快乐,总是反复地细致地完善一幅作品。明代的吴门四家,文徽明、沈周、仇英、唐寅,代表了吴地的一批画家,他们进一步发展了文人画,笔墨精练,充分体现文人的境界与情趣。明末以董其昌为首的苏松派将禅宗的理念引入绘画,在绘画领域也提出了南北宗理论。他认为中国画史上有文人画家与职业画家两大不同的风格体系。他将唐至元代的绘画发展,按画家的身份、画法、风格分为两大派别,南宗是文人之画,而北宗是行家画,崇南贬北。他的南北宗理论得到了文人画家们的响应,但却因此使绘画越来越内向观照,离自然越来越远。画家们所绘的是自己心中的世界,最典型的代表是清初的四王,王石敏、王鉴、王翚、王原祁,他们热忠于摹古,笔墨精练,对绘画所有的体悟与修炼都来自于内心,在方寸的书斋之中创造出自己的天堂。他们按自己的心之所向来构图,这种想象的审美就导致了绘画的千篇一律。四王绘画成为这一时期的主流。同一时期,也有一些非主流的画家对中国绘画的创新与发展作出了贡献,如四僧,即石涛、八大、石溪、渐江,以龚贤为代表的金陵画派等。经济的发展也推动了绘画的多元化,如清中的扬州画派,清末的海派,这些画家在商品经济的影响下,绘画风格求新求变,形成文人绘画独特的面貌。

最后,从美学的角度来审视中国画的历史,中国绘画发展的两大原则,一是道家的解衣磅礴,讲求自然心性的流露。二是儒家的尽善尽美,讲求心中完美的境界。

在欣赏和鉴定中国画时,要从章法、技法、笔墨等处入着眼。章法中有“三远”,即宋代郭熙在《林泉高致》中提出山水画空间的表现有三种不同的远近视觉现象,即“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颠谓之高远,自山前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画家们常常也“三远”之法并用。对一幅作品要学会整体分析,也要会拆开来,一个元素一个元素地分析。技法中有树法、皴法等。笔墨则讲究干湿浓淡。

用心体会不同画家的用笔习惯与笔墨风格,是了解一个画家艺术风格的主要方法。可以把款识和绘画放到一起来看,用笔习惯是书画相通的。如钱慧安喜用方笔,字和画中都可见大量的方笔。总之,一个书画研究者要训练自己对形象的感觉,了解画家的内心世界,多看多比较,对作品的真伪高下自然就能分辨。

1650786506161436.jpg

1650786553722347.jpg

讲坛现场


提问

1. 中国文人画到清代走入了哲学和宗教的境界,这会不会导致无法创新而固步自封?中国绘画如何才能做出改变和创新,走出去,影响世界。

答:艺术是以真情而动人,绘画也是如此。要创新就需要有思想,找到有生命力的源泉,将当下时代的思想与生命力充分地表达出来。艺术品市场的影响力不仅仅是绘画本身的问题,更多的是话语权的斗争。中国画要走出去,需要国力的强盛,掌握更多的话语权。

2. 中国古人把书画做到了极致,现代人如何才能超越,重新形成中国书法绘画艺术的高峰?

答:近一百年,中国文化处于断裂状态,因此,我们更应该从文化振兴的角度来看问题。振兴不是一味地追求复古,装古人的样子。而是找到这个时代的声音,表达出这个时代的真诚。现代的书画家们在技法和笔墨层面不断地尝试,既继承古人,也有自己的创新,相信这种尝试终有一天会形成自己的声音,但是需要时间的积累。

3. 继承古人,我们有没有往前可追述的时间点?

答:这个问题的传统说法是上朔宋元。但是,在我看来没有最好的时代。现代人的知识来源广泛,学习途径便捷,这些都是古人无法比拟的,因此更有利于视野的提升,创作的来源也更多元,这是有利于艺术的发展的。

4. 在鉴赏绘画作品时,如何分辨四王的风格?

答:王时敏是画中九友之一,他的绘画还是属于明末体系,古拙简单。王鉴的摹古功夫很深,对古人研究透彻,他的画面貌很多,但都不是自己的。王翬是一个绘画天才,靠天分进入四王行列,他技法全面,构图多样,但却少了王时敏的那种儒雅气息,也不如王原祁的厚重。王原祁是四王中集大成者,笔墨浑厚如“金刚杵” 。但他作的是心中的山水,少了些生趣。多看即乏味。

1650786608868265.jpg

1650786650123286.jpg

观众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