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期:纪要丨张晓松:多元和谐的人文美地——分享贵州民族文化的多元性与包容性

来源: 作者:贵州博物馆-办公室 阅读:2822次 发布时间:2020-06-05

开场

今天,是世界国际博物馆日,围绕今年的主题“多元和包容——致力于平等的博物馆”,贵州省博物馆特邀文化学者张晓松教授作《文化千岛:多元和谐的人文美地——分享贵州民族文化的多元性与包容性》的主题讲座。李甫副馆长主持了讲座,介绍了“贵博讲坛”的举办目的以及张晓松教授的学术简历。

1650852521516157.jpg

李甫副馆长主持讲座


演讲

张晓松教授首先对贵州省博物馆表示了感谢。她指出,博物馆珍藏着自然和人类最具价值的遗产,参观博物馆可以让人分享和汲取文化精华。世界各地的无数博物馆中,拥有着丰富而珍贵的馆藏,往往让人流连忘返。各馆的馆藏文物都有其独特的经历和故事,可以很好地帮助参观者了解和认识当地的历史与文化。几年前在参观印度国家博物馆的时候,我就遇到一位印度小伙,他对中国的罗盘非常感兴趣。5·18国际博物馆日,在收藏着从远古山地自然遗产和贵州各民族历史文化遗产瑰宝的贵州省博物馆与大家做交流,感到十分荣幸。

1650852571578877.jpg

张晓松教授    

本次讲座期望与大家共同探讨几个问题:贵州何以形成如此多元而又包容的文化?贵州文化的精神内核、价值与意义是什么?由于特殊的地理和历史原因,贵州是一个千百年来绵延不绝的人类迁徙大省。由于多个人们共同体带着各自的文化记忆,从不同区域迁徙而入贵州,相互之间不断地穿插、交流,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的文化分布格局,多元的、活态的、源源不断的精神血脉注入贵州,形成了从未中断的文明。各民族在贵州山地上和谐共生,创造承传,建造了一座文化千岛般的人文美地,成为各个民族的心灵家园,这是贵州文化最为珍贵的价值,也使得贵州文化成为世界文化中多元和谐的样本。

人与文化 

     张晓松教授首先从“人与文化”这一“元”话题展开讨论:人类是与其作为其中一部分的自然融合互生的系统;“人类”是被他们自己所创造的,也是自己的创造者;人类被他们创造的社会和文化所创造;人类经过长期的不断进化,终于从大自然母亲的怀抱中站立起来,迈进社会的家园。与此同时,人类与自然界仍保持着密切的联系,特别是与生命的世界有着不可分离的亲缘关系。《文化科学》的作者怀特指出:“文化才是人类独有的生活方式……人的行为与所有其他生物之间的区别,不仅是巨大的,而且是基本的、本质的区别。文化的能力是人类使用符号象征、赋予事物以意义的能力。”

    从词源学的意义上看,“文”这个汉字的起源是一个由线条相互交叉呈“文”状,万物相互交叉。“化”字则是人和匕的会意,“匕”即回首从人之意,所以“化”字是一个引导人重改行善的字。《周易·系辞下》“物相杂故曰文”。而英文中culture一词源自拉丁文中的colo、cultus、cultum等词,有“栽培、驯养、耕作”等涵义。英文culture的词源含义是指通过人工劳作,将自然界的野生动植物加以驯化和培养,使之成为符合人类需要的品种。以后,culture一词的含义不断扩张,逐渐引申为对自身的教化、培养和修养,以及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各种活动关系。

    多年来,学术界关于文化的讨论可谓层出不穷,难有统一定论。其中,有三位学者的定义影响较大。英国人类学家泰勒认为:“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志意义而言,是包括了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惯以及人们作为一个社会成员所习得的能力和习惯的复合整体”。美国人类学家怀特1939年首次提出文化学的概念,他指出:“全部文化(文明)依赖于符号。正是由于符号能力的产生和运用,才使得文化得以产生和存在。……没有符号,就没有文化。”“文化的现象构成一个独立且独特的领域,文化的要素根据文化自身的规律而相互作用。”另一位文化学家林顿在文化定义的思考上继承了泰勒,将文化扩展到人类的整个活动,他说:“文化指的是任何社会的全部生活方式,而不仅仅是被社会公认为更高雅、更有价值的那部分生活方式。”

    从更加广义的角度,可以把文化定义为:文化是人类一切物质与精神生产生活方式的总和。同时,文化具有建设性、决定性和创造性的意义,是人类进步与创造的源泉,是促进发展的社会基础。发展,不仅包括占有物质生活资料,也包括人类有机会选择完整的、满意的和有价值的生活方式,还包括作为整体的人类生存方式的繁荣昌盛。文化赋予人类存在以意义,它本身就是人类发展的目的。从上述意义上说,文化发展就是人类发展。


2.文化多元化

张晓松教授进一步讨论了文化多元化的问题。她认为,从本质上说,文化多元化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而且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与全球1万多个不同的社会群体生活在大约200多个国家之中的情况相似,贵州是一个以17个世居少数民族和49个民族共同组成的多民族大家庭,也是中国西南活态的文化保存最为丰富多样的省份。

1650852619859793.jpg

讲座现场

经济学家斯蒂芬·玛格林曾断言,“文化多样性可能是人类这一物种继续生存下去的关键”。如何认识和评价人类文化多样性的价值,并在世界范围内尽可能地保存更多的文化,尤其是确保这些文化的活力,以使得人类在未来的发展中继续拥有丰富、多样、强大的文化创造力,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之一。

关于全球化与文化多样性的关系。在全球化和现代化的大背景下,世界各国也在不断反思本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深层价值。联合国发展署在《2004年人类发展报告》中指出,文化多元化对于人类社会的自由、平等与和谐的发展十分重要,文化多元化应当作为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重要目标。正是从这个意义上看,多元荟萃、包容和谐的贵州文化是现代世界中珍贵的样本。

各种不同的文化总是处于相互影响和发展演变之中。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各个国家、地区和族群的文化以其自身所拥有的文化加盟在多元文化的国际大家庭中,在平等沟通、交流、分享、互助、合作的前提下,参与全球多元文化的和谐共建。只有在这样的前提下,民族的、地方的、历史的文化才是世界的和未来的。这绝不只是一个简单的美好愿景,更是人类文化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3.贵州故事

在讨论了上述一般性的理论问题基础上,张晓松教授以贵州文化为例,展开讲述。她说:迄今为止仍然活在贵州山地上的多民族文化,是特有的“地方性知识”和山地社会文化生态系统,是中国西南山地上独特的、多样化的、和谐的、持续稳定的文明形态。贵州的多元文化中,记录和决定着文化拥有者——贵州人民的历史与生活,成为山地居民的精神与生存基础,也决定着他们的思想、行为和社会组织方式。

贵州17.6万平方公里土地,山地与丘陵占98.2%,喀斯特占68%,立体垂直的多山构成,只有瑞士可以媲美。贵州总人口3500万,17个世居少数民族,少数民族占比37.8%。古代四大族系进入贵州,形成全境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

贵州是地域多样、生物多样与生态和谐的山地;“天下之山聚于贵州”,绿色喀斯特王国与风景如画的山地;贵州森林覆盖率达到57%以上,物种多样。拥有中国南方喀斯特、中国丹霞和梵净山三个世界自然遗产地;早在上世纪80年代,梵净山自然保护区和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就加入了联合国“人与生物圈”计划。山地是山地民族赖以生存的物质家园、从事各种人类活动的舞台,是他们肉体生命和精神生命的父亲和母亲。山地是自然与人类共生的家园,也是生态环境和文化承传与可持续发展的领域。

贵州有49个民族成分,1.7万个行政村,以每个行政村平均拥有3个自然寨计算,贵州有超过5万个自然村寨,其中三分之一以上是少数民族村寨。每个村寨都有其独特的生存环境和社会文化,在山海中形成了“文化千岛”般多元文化格局。几千年来,贵州人民道法自然、在山地农耕文明中孕育出与自然与他族包容和谐,美美与共的生态智慧和村落关系,形成完备的民间规约、制度和风俗,由此,这里人与自然和谐相伴、相得益彰。

张晓松教授结合她20多年来在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的田野考察,通过大量的实例,讲述了贵州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故事:她介绍了中国南方喀斯特自然遗产地核心区茂兰,保存有世界上唯一的“长在岩石上的森林”得以保存的缘由之一:三个瑶族支系的人民在这里以山地游耕方式,取得了人与自然的相安相伴,保护了珍贵的喀斯特原始森林。她以黔西南锥状喀斯特山区布依族人民在山地坝区的生产生活方式为例,介绍了当地人民以山石和木材建造干栏式居所,创造了雨季蓄水分流的水利乡规民约等,开创了梯田种植的互助互帮制度,形成了有序和可持续的山地稻作文明。

她追溯了贵州以岩石为载体的山地文明的形成,追溯了夜郎文明何以形成西南山地最早的稻作文化之一,并逐渐发展成为山地最强盛的部落方国的历史。从对贵州迁徙历史的回顾,讲述了从东到西,从南到北,从中原到边地的贵州各族人民迁居历史脉络,探索何以贵州人至今仍然保持着强烈的文化记忆的深层缘由。作为文化人类学者,张晓松教授从大量的文化细节中,以滴水观海的方式,为观众剖析贵州山地上以自然为敬、物我共生的人地关系。她从一个侗族村寨的古井开始,讲述了当地人用水的文化安排:井水的出水面是供饮用的,严格保护,水流到中段洗米洗菜,下段水才能洗衣服,然后通过小溪将自净后的水用于灌溉。对水的敬畏和用水制度文明的建立,构建起贵州各族人民敬山爱水的传统,许多高山河流成为圣地当地人民的神山圣水。基于此,形成了当地人敬畏自然,珍视山水草木的传统,使其最终得以很好的保护。

她以黔东南苗族侗族创造的梯田文明为例,介绍了月亮山绵延百里的梯田奇迹,帮助人们了解在17.6万平方公里全境皆山、几无平原的贵州,何以能养育了3000多万人口原因。她以“溪峒社会”的典型侗族村寨占里为例,向人们生动具体地讲述了占里人以六百年的人口控制,确保和扩展着当地的森林与河流,创造了稻—鱼—鸭农耕生态体系,并由此建立起一套民间契约、信仰与律法体系,有效地建立了人与自然长期和谐共存的山地生态文明。 

“文化是一种通过符号在历史上代代相传的模式,它将传承的观念表现于象征的形式之中。通过文化的符号体系,人与人得以相互沟通、延绵传承,并发展出对人生的知识及对生命的态度”(克利福德·吉尔茨)。张晓松教授以侗族传统习俗和“歌堂”、“歌师”与侗族人从孩童时代直至成年持续不断地进行“歌的教育”为例,生动阐释了侗族的“饭养生,歌养心”的文化内涵,剖析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族大歌的内在成因及其天籁般的“和谐之音”的内涵,解答了为何侗歌的文化意义和文化价值远远高于其单纯的无伴奏合唱音乐价值等问题。

结合费孝通先生对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美美与共”的评价,张晓松教授解析了贵州文化多元、包容的特性和内涵。分析介绍了青岩古镇、镇远青龙洞等历史文化古镇中,多种宗教信仰汇聚,和而不同,文化“合”“和”的特点。她以黔东南锦屏县三门堂侗寨的变迁故事,讲述了600年来贵州清水江流域木材远达江南,把外地优秀文化吸纳引入村寨,形成了具有吐故纳新,包容汇通的独特文化。

以贵州山地建筑文化为例,她讲述了山地建筑的多样性和独特性,介绍了诸如西北高原彝族的藤编屋,南部山谷瑶族的谷仓文明、黔东南苗族的吊脚楼和芦笙堂、“女儿房间”等生态建筑独特的生态建筑智慧和文化安排。以侗族800多座鼓楼、风雨桥为例,介绍了其各具特色、和而不同的建筑风格和文化功能。以及明代移民屯堡人的建筑以石头建筑构筑外部防御,内部江南水乡风格的独创形式,以及散布贵州山水之中的各类城池,古镇和乡村……

以贵州多民族的服饰文化,特别是女性精湛的民族民间手工技艺为例,讲述了苗族妇女以剪纸和破线绣、打籽绣等技艺,极为精细的表现了民族民间的历史传说和神话故事。阐释了民族文化极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不仅生动传承了民族文化,还可与世界前卫艺术相媲美。中国是礼乐文明的国家,芦笙就是中国最古老的器乐代表,以及贵州最为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歌舞、节庆、傩戏傩仪,活态保存至今的水书和彝文经书等等,至今仍在山地各族人民的生产生活中发挥着重要而强大的文化功能,积淀下丰富厚重的文化内涵,形成了代代相传的文化传统,是人类最为珍贵的文化遗产。

4.小结

在近两个小时的演讲中,张晓松教授用大量的图文信息,传递出贵州文化深厚而珍贵的信息,提炼出贵州文化的多样性、异质性、民族性、地方性、稀缺性和唯一性;概括了贵州文化多元一体、源远流长、和谐共生、美美与共的华夏文明遗产价值;介绍了贵州多样化的地理和生态环境对不同地域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决定性作用;让观众了解了贵州各族人民如何以文化传承为纽带,和谐相伴,共同创造出山地文明的奇迹,并使之成为展示过去,指引未来,昭示前景的文化瑰宝。

她以诗意的语言深情的说道:山地贵州是现代化进程中最为弥足珍贵的净土,山水美得自然,家园如诗如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山地农耕文明活态传承。让我们用智慧与创新完成文化保护、传承与传播,并在满足多样化需求同时,获得全面发展的机会。

张晓松教授以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作为本次讲座的结语,“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让我们以此为目标,保护、传承和发展好贵州多元包容的文化,把文化千岛——多元和谐的贵州建设成令人心向往之的人文美地。

互动

1650852668168403.jpg

与听众互动交流

问:面对如此美丽多彩的文化,我们是否要以保护或开发等方式来干预这些文化?

答:要把文化中属于人民的最有价值的部分进行有效保护。保护的工作有很多,濒危的要严加保护,传承是保护的最重要的方式和途径。文化是人的创造,因此发挥好传承人作用尤为重要,加强文化拥有者自信心和自豪感,通过他们更好地实现传承与保护的。我们还需要更多的年轻人参与进来,形成保护——传承——创新——发展的长效机制。在现代化的浪潮中,文化保护与传承是一个大难题,应当鼓励更多的本地人参与传承。创新是保护的动力,但要注意适度,在保护和创新发展中做好守本,做好知识产权保护,防止发生文化掠夺和文化破坏。尤其我们贵州人要牢牢守住文化根基,守住文化的魂,在此基础上发展和创新。

2.问:贵州除了热门旅游景点外,还有许多未开发旅游的村寨,当地人如何对待外来游客?

答:我从2002年开始,倡导并参与贵州乡村旅游发展,尝试通过乡村旅游促进贵州民族文化的保护、扶贫和可持续发展。现在贵州的乡村旅游正在如火如荼的发展。贵州拥有800多个典型民族村寨,其中有许多尚未开展旅游。在这些村落里,一方面,当地百姓对游客十分热情;但另一方面,这些地方还没有较好的接待条件。贵州正在积极推进高品质的乡村旅游,加快建设乡村民宿等,提升接待能力。游客如果去到那些尚未开发旅游的民族村落,建议游客一定要充分尊重当地村民和他们的山水与文化,并帮助当地群众做好接待服务的准备,同时在游客和东道主间建立起互相尊重,相互帮助的友好关系。

3.问:少数民族生态文化课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发掘?

答:建议你尽量多的去贵州各地做田野调查,深入了解和学习当地的各种地方文化知识,特别是充分了解并建立起对当地文化生态系统的全方位认知,尤其是研究当地人与自然之间长期、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等,才能讲好贵州少数民族的生态文化课,引导学生参与田野考察,把研学课程放到田野里去。

尾声

李甫副馆长最后总结说,张晓松教授的讲座非常精彩,感谢她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在5·18国际博物馆日为观众献上如此精彩的演讲。今天上午,我馆《多彩贵州——民族基本陈列》在南京荣获“全国十大精品陈列奖”,这是贵州首次获得这一博物馆界的“奥斯卡奖”,该展览的主题就是“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欢迎各位听众,结合我馆展览,品读张晓松老师的精彩讲座。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