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期:纪要丨古物新生——数字艺术与古代美术的跨学科融合

来源: 作者:贵州博物馆-办公室 阅读:3342次 发布时间:2022-05-30


   2022年5月18日15时,《古物新生——数字艺术与古代美术的跨学科融合》讲座在贵州省博物馆非遗剧场举办。本次讲座由四川美术学院副教授、中央美术学院博士张小涛老师主讲,贵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士顾静老师主持。

在讲座的引入部分,张小涛老师以“当今时代的变化与文明的交互,以及国内与国际的融合交汇,博物馆与数字艺术的结合,更是艺术变革的前沿”回答为什么要在博物馆做国际数字艺术展的疑问进入主题。数字艺术是一种新媒体艺术,是交互性、开放性的跨学科、跨媒介的虚拟现实。博物馆是跨学科、跨媒介的融合,具有公共性、开放性,能与时代共振且从传统中学会变化,是处于流动性变化的无边界的博物馆。作为艺术知识生产者的艺术家,本人应进入公共空间、融入社会系统之中,在社会的变化中得到学习,接受知识的国际性流动及信息交汇,艺术展览不应在封闭的画廊和美术馆中进行,应与公共空间相结合使受众范围更广。博物馆作为公共空间所吸引的社会群体更为广泛,在博物馆举办展览更具备公共性,能够与公共空间发生关系与地方相结合更易于带动知识的流动。

 1654502061934705.jpg

关于古代美术与数字艺术的跨学科、跨媒体实验项目

张小涛老师从芝加哥大学的“天龙山石窟和造像历史照片与新图像技术”运用数字还原,借助数字成像技术将天龙山石窟中诸多流散的佛像进行数字还原,并建立数字艺术博物馆,与虚拟现实相结合,向人们展示石窟内的造像。张小涛本人与北大公众考古中心徐天进教授、考古学家张建林教授合作完成的作品《萨迦》通过对萨迦考古,利用三维还原萨迦废墟,从唐卡画师、考古学家及佛教主持等几个不同角度对话萨迦,在考古与数字艺术相结合来考察萨迦的时空流变的同时,也在考察藏传佛教面临世俗化价值观的历史嬗变,思考现代人处于剧烈的时代矛盾冲突的漩涡中应如何通过数字艺术来重建精神与物质、全球化与地方性、个人与世界的内在联系。

到四川美术学院举办的“回向:大足石刻图像和历史文献展”将以大足石刻作为艺术灵感的当代艺术创作和现代科技介入文物保护的成果展示出来,体现出传统与现代、艺术与科技的共生。我们可以从中看到古代美术和当代数字艺术媒体之间进行跨学科研究项目的新趋势,无论是由古代反观当代,还是从当代溯源古代文明,都是具有一定建设性的工作,如何将古代遗址及物品进行创造性的转换在当代科技和媒体艺术的观念和语言中是主要难点,从传统中走出,站在古人的肩上去超越,运用科技和当代新方法去重新观看和发现,从而进行创造性的转换。从一个独立的艺术圈子走向博物馆走向社会,与社会公众交往。

1654502148929993.jpg

 

《裂变》展“古物新生”单元的艺术家

随后,张小涛老师引入裂变展“古物新生”单元的艺术家——缪晓春、顾静/夏炎、汤柏华、张小涛/张无量、林俊廷、李二男、张沐辰等艺术家,并从艺术家们的实践中得到“科技是当代最前沿的实验,文明是一个流变的历史长河,古往今来是一种交互作用,要学会与传统文明共生,不是粗暴的断裂,要从当代反观传统,从历史长河中发现未来,实现传统文脉的现代性传译”的启示。数字艺术家与古物的交往过程,是当代科技艺术与传统的跨时空、跨媒介的对话,更是当代科技对古代文明的致敬。博物馆不只是沉闷的古代文物展示,也是一个跨学科、跨媒体的未来媒体实验室。数字艺术与博物馆的结合,古物与数字化艺术的融合是文明的数字化“永生”。

讲座演讲结束后顾静老师对讲座作了简要的总结:数字媒体艺术实际上就是对文物、对传统文化、对经典艺术的一种创新性表达,也是在时代背景下的一种新的艺术形式。

 

互动问答环节

1654502107857175.jpg

关于中学生从何处入手了解并学习现代艺术(数字艺术)。张小涛老师认为当下小朋友所能接触的简单视频编辑软件,如小红书、抖音等对视频进行编辑的软件,都是学生对数字艺术的启蒙。顾静老师认为学生对现当代艺术和数字化的接受度更高,因为学生更年轻化、青春化、数字化,其接触更为直观,因此将技法性的讲授和现当代艺术形式的技术融合在基础教育中有强烈的推动力。

关于怎样用数字艺术还原古代文化语境。张小涛老师认为眼睛所能看到的图像和符号很容易理解,但其背后的逻辑故事及演变线索等看不见的方面需要通过电影、沉浸式体验、VR虚拟时空提出更多可能,让人更深入的思考。

关于在数字化艺术中,数字化是作为方法还是作为终点?张小涛老师认为数字化既不是终点也不是方法,而是一种媒介、一种通道,最后的核心还是个人的逻辑思想与科技、传统相融合,因此数字化是一种通道,无始无终。

 

 

(文字已经主讲人审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