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期:纪要丨葛镜桥的前世今生

来源: 作者:贵州博物馆 阅读:3490次 发布时间:2023-05-30

时间:2023年5月18日(星期四)下午2:30—4:30

地点:贵州省博物馆非遗剧场

主讲:贵州日报报业集团高级编辑、贵州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葛诗畅 

主持:贵州省博物馆党委副书记(主持工作)、馆长 李飞 研究馆员、博士

讲座纪要:

2023年5月18日(星期四)下午2:30,《葛镜桥的前世今生》讲座在贵州省博物馆非遗剧场举办。本次讲座是5.18国际博物馆日系列活动之一,也是《万桥飞架——贵州桥文化展》的配套活动。由贵州日报报业集团高级编辑、贵州省文史研究馆馆员葛诗畅先生主讲,贵州省博物馆李飞馆长主持。

开场

1685431727411739.jpg

李飞馆长简要介绍了主讲人葛诗畅老师及他与葛镜桥的渊源,葛镜桥的建造者葛镜的生平、葛氏的事迹,葛镜桥几建几圮的艰辛过程。指出葛镜精神是我们今天应该弘扬的精神,提出了如何将葛镜精神与当代贵州精神相结合的议题。

讲座内容

1685431773562574.jpg

葛诗畅老师首先对此次贵博的邀请及到场的观众表示了感谢。他分享了自己的专著《葛镜桥古今探索记》的出版过程。他认为,根据每个人的人生经验不同,对桥梁外延的理解也有所不同,在他看来,桥的外延主要分三大系统:大自然鬼斧神工“建造”的天生桥、能工巧匠建造的人工桥及每个人心中的那一道“心桥”。今天,他要给大家分享的便是他所熟悉的人工桥——葛镜桥。

图片 1.png


 葛镜桥一瞥

 

一、葛镜桥的地理区位和交通区位

    (一)葛镜桥的地理区位。葛镜桥位于东经107。28'与北纬26。42',这里有一条喀斯特地缝的河流,两岸高150米,宽度从20米至300米不等。从明朝地理区位图上看,葛镜桥所在的平越卫与四川交界。

 图片 2.png

明万历年间贵州版图及葛镜桥所处地理区位图

 

(二)葛镜桥的交通区位。从交通区位看,当时贵州有五大交通枢纽,一是北边的遵义,有六条古驿道,通往省内和四川;二是西北的毕节,有四条古驿道,通往省内、四川与云南,三是南边的安顺,有四条古驿道,通省内、云南;四是中部的贵阳,将省内各地区相连,但未通广西;五是福泉,有六条古驿道,它是当时贵州交通的“大十字”,往南经过都匀荔波进广西,往东经过镇远入湖广,往西有两条道,一条经过贵阳、另一条经过惠水,至安顺汇合进入云南,这条道是当时驿道中的大道,是通往中原、京城的必经之处,系重中之重的交通枢纽。然而,当南来北往的几条主驿道交织到平越城外时,会遇到了一条深深的“地缝”——麻哈江峡谷,于是,麻哈江下面的古渡口鸭爪坝渡口便成为这些古驿道上的要津,史称“黔中锁钥”。

(三)葛镜桥建造的客观条件。在中国的科学技术史和文化艺术史上,明朝是个群星璀璨的时期,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的萌芽,纺织、冶金、医药、天文、地理、文学、艺术等获得迅速发展,产生了一系列的科学文化巨人及其大作,最著名的如李时珍《本草纲目》、徐光启《农政全书》、宋应星《天工开物》、方以智《物理小识》、朱载毓《律学新说》、徐宏祖《徐霞客游记》等;中国戏剧之母的昆剧、四大名著中的三部出现在明朝;郑和下西洋成为世界最早的航海壮举、万户试验火箭升空成为现代太空载人飞行的先驱。

明朝经济社会发展的另一个成果,就是永乐十一年(1413 )建立了第十三个行省——贵州省,之后朝廷开始加大力度修建交通驿道,并按古制六十里设一个驿站以屯粮,驿站沿线设置卫所以屯兵,向外进一步打开了贵州通往邻省的几条驿道干线,向内进一步拓出了连接州县的驿道支线,并为后来贵州近代和现代交通干支线的走向奠定了基础,使中原及周边先进文化和生产技术加快传入贵州,促进了贵州的各项开发事业。

到了明万历初期,宰相张居正辅政,从政治上着手整顿吏治,实行“考成法”,对各级官吏进行考察,以实绩作为升迁依据;从经济上开展田亩清丈,推行“一条鞭法”,改革税赋制度,促进经济发展,加上老天爷帮忙,风调雨顺,使明王朝出现了中兴繁荣景象,从而再度成为一个大兴土木的时代。贵州现存最早的古建筑,大部分是万历遗物。福泉麻哈江峡谷上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葛镜桥,就建成于这段时期。

(四)葛镜桥建造的主观条件。葛镜桥这样的大工程,都离不开人力、财力、物力、技术等基本条件,其中的承头人是关键,这个人除了要拥有相应的资本和技术投入之外,还要有很强的监督管理能力,而非凡之建筑,则需非凡之人物,才有希望把工程建设成功。

这时候,葛镜出生了,葛镜,字明远,于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生于平越卫一户将门世家,系明洪武年间调北征南时期诰封“怀远将军”葛忠的第七代孙。葛镜少小离家,被父亲送到时任云南大理卫指挥葛云叔伯公处寄读培养,不负众望,学有所成,长大后在云南中举入仕,先后担任过省祭官、云南大厅、云南兵备道、还传任过四川中江府知府等职,于万年十四年(1587)辞官回乡,年当37岁。葛镜辞官归里后,从此不再进入官场,而是热心公益,加上他年富力强,有知识和钱财,又刻意倾其所得,专志修桥建庙,竭尽毕生精力,为葛镜桥的建设成功,提供了主观上的条件。明朝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葛镜辞官回乡为葛镜桥的修建打下了基础。

 图片 3.png


二、葛镜桥三十年建设始末

葛镜桥的建造过程,有以下几张图片,麻哈江从三江口下来十公里的地方是鸭爪坝古渡口,这里可以清楚的看到倒桥的遗址,河中间留下了一条痕迹。葛镜的第一次建桥,就选在此处,一是因为运输方便,二是这里水流和缓,有利于建桥,且冬季枯水期利于工程的进行。桥修好后,五年坍塌。究其原因是在泥土上建桥梁的桥墩,基础不稳,经不住常年重压和流水的冲击。这里今天称“下倒桥”,立在左岸边2米余高的一尊石神柱尚存。

 图片 4.png

位于麻哈江鸭爪坝古渡口的“下倒桥”遗址

 “下倒桥”遗址左岸上的石神象

 

第二次建桥,葛镜吸取了经验教训,采取逆向思维,逆流而上,找到一处河谷更窄的地方——马腰岩,桥三年建成,不久又被水流冲垮。此处称“上倒桥”,残留下来的桥台石墙和桥拱券石清晰可见。

 图片 7.png

位于麻哈江马腰岩下的“上倒桥”遗址

 

两次倒桥的损失很大,挫折刻骨铭心,但是葛镜不灰心,总结经验教训,以诗明志:“亘石昨庆桥成兮,江流湍急桥复圮。持一片心盟白水,桥不成兮镜不死。”

葛镜第三次选桥址,相传为张三丰托梦相助,称其要在岩壁上有“砥柱”二字的地方建桥,于是葛镜在上下倒桥之间找到了一处凸起的岩石,上有硫化石侵蚀的痕迹,恰好似“砥柱”二字,如今称砥柱峡。此处桥址是一般造桥人不会选用的地方,峡谷幽深,地势险要,水流到这里时,江广百步,左岸临水绝壁峭崖50余米高,右岸河床上出现出一块巨型礁石深入河中心。葛镜认为是处“虽险而宜”的地址,可取平行峡距50余米宽的地段造桥。他采取了一个与我们中国传统古石桥建设完全不同的方法,中国传统建桥强调对称,不对称则不稳定,但根据此处地势,因地制宜,葛镜大胆的使用了非对称桥梁的设计,采取“绝壁起拱,借礁筑墩”方法,设计出了孔距大体倍增的三孔联拱桥型,巧妙的运用峭壁、礁石、石台的自然物理功能,在峭壁上依势凿出“凹”型绞口作为隐形桥墩,在礁石和石岸上依势筑出分水尖桥墩,三孔联拱,一端绞进绝壁上的“凹”口里,另一端插进半山上的石岸中,整个桥体稳扣在隐显相迎的石墩上,使得大、中、小三个桥孔的不同预应力获得平衡,从而牢牢地整合着整个大桥的结构,使第三次建桥活动终于大功告成,时在万历四十六年(1618)左右,其超凡的艰苦奋斗过程达 30年之久。

建桥的石头小巧方正,肉眼看不到粘连用的灰浆,从桥拱下仰视,视觉压迫很强烈。葛镜桥从修建完成至今,没有更换过任何一块石头,完全保留了400多年前的原貌。这样又奇又险的桥,人们往往不相信是人为,所以也有了一个此桥是张三丰将豆腐变成石头,然后一块块累积修建起来的传说,所以葛镜桥当时又叫“豆腐桥”。

图片 8.png

葛镜桥全景

 

经实测,葛镜桥桥面长51.41 米、宽8.5米、高29.86米;三孔跨径成倍递增或成倍减少。古桥不对称,旋律变化更加明显。

进入全国国宝的古代名桥不到三十座,没有哪一座有葛镜桥这样高,环境这样险,在全国同类桥梁当中最高大险的一座,当时的附属设施亭阁庙宇已不复存在。葛镜桥工程艰巨,雄伟壮观。茅以升主编的《中国桥梁技术史》称葛镜桥为“西南桥梁之冠”。罗英著《中国石桥》称葛镜桥“其工程艰巨,为一般石桥所不及”。《平越直隶州志》载:“葛镜桥两岸巉岩夹壁,江水湍急,黝黑如胶,猿鸟不敢探视,人俯头晕目眩,然是滇黔通往湖广古驿道的必经之地”。《贵州通志》记:“两岸壁立,水黝黑如漆,寡见曦景,足见地势险恶。里人葛镜建桥于上……施大石横空悬构,酾水者三,高百尺,有如神工,桥上行者,俯视深渊迅流,目眩神摇”。

三、三方古碑一幅古画见证葛镜桥的前世

(一)三方古碑。三方古碑之一是明万历四十七年贵州巡抚张鹤鸣的《葛镜桥碑》,碑记前半部分讲述了葛镜桥的地理地貌和凶险,后半部分,他用第一时间第一场合用第一人称讲述了葛镜其人和葛镜桥的建成。文中他赞颂葛镜,感叹其“死得敉宁”。至此,原名葛镜所建的这座太平桥改名为葛镜桥。此碑已佚,现所建是为后人重立。

三方古碑之二是清顺治平越新镇道徐宏业的《重修葛镜桥记》,碑记赞美葛镜桥,同时记载了其修缮葛镜桥的经过。此次的抢修非常重要和及时,葛镜桥至今屹立不倒,与徐宏业此次抢修有很大关系。

三方古碑之三是清康熙庚午贵州巡抚田雯记的《葛镜桥碑记》此碑记主要描写景物,抒发感情。

 图片 9.png

三方古碑

 

(二)一幅古画。最早将葛镜桥入画的是清初江苏无锡人、宫廷画师邹一桂。雍正十三年(1735)至乾隆七年(1742),邹一桂出任贵州提督学政,足迹走遍各府州,饱览了贵州雄奇山水和民风异俗,绘画出不少佳作,被友人或上司索走后,自己想再看一眼而复不可得,只好重画和续作,亦被索光。任满回京升任礼部侍郎,多年后仍难忘贵州山水:“静忆在黔六载,披荆涉险,如在梦中,而林壑在胸不能去”。于是追忆又绘出12幅山水画,每幅均以实名题画,编成画册取名为《山水观我》,《葛镜桥》系其中之一。《山水观我》除了这12幅版本外,传世的还有22幅版本,历史上几经辗转,现今藏于贵州省博物馆,列入国家一级文物。

不知道葛镜桥的人,看到这幅画时,一定会被画面上的江南风景所倾倒;而知道葛镜桥的人,则会生出疑问来:葛镜桥怎么变形成这种摸样了?画面中的桥形不仅不是葛镜桥,而且自然环境也大相庭径。贵州虽然处处都有“小江南”,但毕竟此处非彼处,此景非彼景,如果说《山水观我》存在有明显的遗憾,就恰好出现在葛镜桥上。究其原因,据说册页是老先生82岁高龄时,通过“如在梦中”的回忆而绘画出来的。智者千虑,不知将何处的桥景误画成了葛镜桥,变成了一座形似江南水乡的七孔对称拱背长桥。中国古桥同名的很多,会不会是另地的一座同名桥呢?然而搜索普天之下,绝没有第二座也称叫“葛镜桥”的。好在其有《葛镜桥题画诗》序言佐证:“写平越麻哈江上之葛镜桥,此处高岩迭避,一面临江,桥成七孔”。

 

四、三部新书和一方新碑见证葛镜桥的今生

(一)三部新书。《中国古桥技术史》是上世纪80年代的第一部以技术为主的古桥历史,书中有茅以升所绘的葛镜桥写生画。抗战时期,国立交大唐山工学院迁址贵州福泉,茅以升任校长,当时没有教科书,他就地取材,以葛镜桥作为实地教学点来授课。第二部是罗英著的《中国石桥》,茅以升称其为中国石桥第一著作,这里面也插进了葛镜桥的写生画,将石桥的真实面貌绘了出来。第三部是唐寰辰的《中国科学技术史》(桥梁卷),其中对葛镜桥作了详细的介绍。这三本书可视为我们中国桥梁的经典著作,三本书对葛镜桥进行了近十次的评述,说明葛镜桥在我们中国古桥中的特殊地位。

(二)一方新碑。这一方新碑来之不易,2003年,葛镜桥因为年久失修,过于破败,且无经费修缮,当地政府未能将它纳入申报全国文物保护单位的行列,后来,葛老师承担起了筹集经费的重任,拿着当地政府的文件,通过省、州财政及企业捐赠等方式,募得款项36万元,用有限的资金,尽可能的对葛镜桥进行了修复。2005年,葛镜桥申报了第六批全国文物保护单位获批,成为全国第36座国宝桥。

 图片 10.png

    一方新碑

 

五、通过硬软件看葛镜桥的历史地位和文化品位

(一)葛镜桥在中国古桥技术史上的地位

其一,葛镜桥的技术继承与创新。首先,关于中国传统古桥修建,有九大经验:关于桥址选择的技术运用、关于桥墩基础的技术运用、关于拱架的技术运用、关于拱券形状的技术运用、关于拱券结构的技术运用、关于桥台结构的技术运用、关于桥梁主体形式的技术运用、关于桥梁附属和装饰工程的技术运用、关于材料的技术运用。其次,关于葛镜桥在中国古桥史上的科研价值,《中国桥梁技术史》中写道:“1940年—1942年,唐山工程学院毕业班曾对葛镜桥进行测绘和用近代方法验算,在动载偏载下,桥并不安全,而事实上却可通10吨载重汽车,可见现在计算的假定,尚存在着有得探讨之处”。书中还写道:“罗英著《中国石桥》,提出‘古经验与新理论’问题,以贵州平越葛镜桥为例,说明通过‘石拱辅构件’而产生‘被动压力’的重要性。他先以旧理论验算葛镜桥在新的负荷下即不安全,而在新的理论下则并无问题。所谓新理论即是考虑到‘石拱辅构件’的作用,对葛镜桥的继承和创新再次作了肯定。

其二、 葛镜桥成功的科学技术依据。实地测量的数据都显示和证明了葛镜桥在当时拥有最先进的技术。葛镜桥的建设成功,亦为后人的研究提供了丰富而难得的实物依据。

其三、 葛镜桥的美学技术表现。关于葛镜桥的美学技术表现有两方面,一是关于石拱桥的个体协调,二是关于石拱桥与环境的协调。

其四、茅以升:“北有赵州桥,南有葛镜桥。”《中国古桥技术史•附录II中国古桥选录》,从历代千百万座古桥中选入409座,其中收录梁桥(平桥)163座,贵州入选4座;拱桥103座,贵州入选5座;索桥45座,贵州入选4座。贵州三类古桥成批进入《中国古桥技术史》,得益于茅以升等人对贵州的了解。

抗战时期,国立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内迁平越(今福泉)中学办学不久,时任校长茅以升教授发现葛镜桥后,赞叹不已。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这些当年游览过或跟随茅以升考察测绘过葛镜桥的学子,虽已年届古稀,但都没有忘记葛镜桥,把葛镜桥列为必访的活动内容,不少人回到桥上凭吊那段难忘的历史。据福泉市文物管理所所长王永明准确回忆:当时土木系缺少教科书和实物研究,学生们上课主要听茅教授口传心记。发现葛镜桥后,茅以升对大家说:“没有想到在封闭落后的贵州山区、在如此难以想象的天险峡谷上,竟有人建造出如此工程宏大的石拱桥,确是一大奇迹,不可忽视贵州古代历史,北有赵州桥,南有葛镜桥,都应在中国乃至世界古桥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于是把葛镜桥作为实物教研基地,学生们从中学习到了丰富的中国古桥技术知识,有的人后来成长为桥梁巨匠后,把葛镜桥视为“启蒙楷模”。

历史上,在茅以升把葛镜桥与赵州桥相提并论以前,古代的先贤早有此说了,清道光五年拔贡、兴义知府张鍈(张之洞之父)的受业老师、安龙人张国华,清同治诸生平越人刘慰杰,清初到贵州开教的山晖行沅大师等人都留下了葛镜桥媲美赵州桥的诗作。

(二)葛镜桥在中国古桥文化史上的品位

显示一:社会性与公益性文化的完美结合。桥梁的社会公有公用性、公益性,构成了中国古桥文化的精髓,是中国传统文化精华内容之一。葛镜桥完美地体现了这一重要的文化内涵,从建成近400年以来,一直保持了私人建造、社会公有、人民公用的属性。可贵的是,古桥至今仍在发挥这种属性,当地人畜每天都在继续从桥上过往。

显示二:功能性与艺术性文化的深度结合。从古以来,人们建桥架梁,无一不是为首先满足功能性——方便交通的需要。它的功能性与艺术性文化的深度结合体现在,葛镜桥过去建造的附属建筑群,有三官阁、葛公祠,走廊上有匾额、诗文、碑刻,桥梁的主体形式和其它配置建筑及装饰图形结合,形成独特的桥文化艺术特色。

显示三:神话传说与传统文化的和谐结合。中国古桥、特别是古名桥,几乎都有民间神话传说,葛镜桥也有“张仙相助”的传说,所以此桥也有道教文化背景,临渊修建的“三官阁”等建筑群,就是供奉道家神祖、传布道教文化的道观。

显示四:自然环境与地域文化的特殊结合。不详述。

显示五:匾联诗文与史志典籍的全面结合。在中国一般古桥中,或多或少都有一些碑刻简介,进一步的还有匾额、楹联、诗文记颂人事,但均留存野地或民间。进入正史和地方志的,只有为数不多的重要古桥,葛镜桥就是其中一座。

显示六:一般美与特出美的魅力结合。 具体体现在:1.桥入书画成大事。其中最著名的事件是周庄的一座小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旅美华人画家陈逸飞回到浙江镇海故乡,看到记忆中的江南水乡古貌已遭到了严重损坏,面目全非。遗憾之余却在周庄找到了故乡的影子和韵味,于是以周庄双桥那一横一竖的桥面、一圆一方的桥孔、桥下的竹棚小船和船娘、桥后的斜坡顶瓦屋作为素材,以《故乡的回忆》作为题目,创作了一副写生油画。当他将这幅作品带到美国参展时,获得了超乎意料的轰动效应。1984年,美国石油大王哈默高价收购了这幅油画,改名为“双桥”,作为高雅礼品赠送给邓小平,寓意为架起中美两国的友谊桥梁。这一举动被中外媒体爆炒后,周庄也因此一举成名天下知,游客造访一发不可收拾。一副以桥入画的作品,即成为桥梁外交的佳话,更火爆了一方旅游业,而且具有可持续性,这在古今中外历史上,可能是绝无仅有的奇事。2.桥入大事成史诗。以桥名作为历史大事件标志的,最著名的当数北京卢沟桥,而贵州独山深河桥,目前尚未获得相应名分。伟大的抗日战争,中国所有史籍、教科书中都以“七七事变”作为抗战开始,因事变地点有卢沟桥,又称“卢沟桥事变”。从1937年7月7日开始,日军从卢沟桥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并于1944年11月21日从广西兵分三路侵入黔南独山、荔波、三都等县,推行三光政策,其中被誉为“小上海”的独山县城16000多栋房屋被烧毁殆尽,民众被杀死冻死19800多人,其损失超过卢沟桥事变中的宛平县城。由于当地军民奋起抵抗,并于独山城西9公里许的深河桥一线击溃了日军最后进攻,迫其退回广西,之后再也没有进入西南腹地一步。抗战后期这悲壮的一页,史称“黔南事变”。1945年元旦,国民政府在告全国军民同胞书中称:“要数去年为危险最重而受患最深的一年,敌人侵犯到贵州独山,这年实在是第二期抗战中最堪悲痛的一页”。据此,有学者将日军全面侵略行为归纳为“从卢沟桥开始,在深河桥终结”。时下,深河桥处虽建起了抗战纪念馆,被列为全国爱国教育基地,但其在历史上的地位,理应获得进一步提升和公认,使“深河桥事变”意义让世人知晓。让南北两桥共享抗战文化的荣光,共构不忘国耻的史诗。3.桥入神话成佳节。中国民间四大传说之一《牛郎织女》,其中有座“鹊桥”,是座别具奇想的神话桥梁。从而还产生出一个“七夕”节日来,很有意思。4.桥入心田成春梦。抗战时期,交大内迁福泉,当年的学子、后来任美国纽约史德顿学院教授的张以桢先生,于20世纪90年代著有《蓝桥春梦忆平越》诗文,张教授先在其诗中咏道:“久别班门情未消,云山怅望嗟途遥。登楼怀念南城口,渡海相思豆腐桥。”接着又在其文中描写了豆腐桥的美,再次抒发怀念之情。抗战期间的这些学子,他们的经历是最直接最深刻的,最亲切的。

所以,葛镜桥不仅在技术上有继承创新,在中国文化史上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最后,葛老师谈起开篇时提到的“心桥”,他借用茅以升的金句:“人生一征途耳,其长百年,我已走过十之七八回首前尘,历历在目,崎岖多于平坦,忽深谷,忽洪涛,幸赖桥梁以渡。桥何名欤?曰奋斗。”以此送给在座的观众。他说:“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愿你们都能筑好你们奋斗的桥梁,以实现你们到达彼岸的理想。”

 

问答环节

1685431684535305.jpg

问:葛镜桥的拱券石是原始材料本来就小还是因年作用造成石块挤压变小的呢?葛镜桥现在的护栏与桥的整体风格有些出入,当时重修时是否是根据原有的形制恢复?

答:根据我掌握的材料,当时修建葛镜桥全靠人力,运输不易,所以拱券石越往上就越小。石材是就地取材而来,每一块都是修过边的,只留下石心,石心比较坚硬,然后通过密集修砌成桥,保留原始的缝隙,不可能是被挤压过的。

据家谱记载,护栏是清朝初年徐宏业修建的,比较粗简,后300年间的补休没有记载,后来几经破坏,已面目全非。2005年,我筹集资金修缮时,把掉进河中的石块捞起来,保留了五分之一的原始材料,所以,现在的护栏是根据以前留下的老照片,因陋就简的复建出来的。

 

问:现代的立交桥属不属于桥的范围?古代桥梁中有没有类似的建造方式呢?

答:只要满足人和车辆通过的建筑都是桥,立交桥毫无疑问的也是桥。不同时代有不同时代的建筑奇迹,不能进行类比,他只是一种继承和发展的关系。

 

问:现在,当地人对葛镜桥的认可度如何?

答:葛镜桥成为文物保护单位后,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和重视,文保单位也加强了宣传力度,将福泉县城的道路改名为葛镜路、豆腐桥路等,甚至有人提议将福泉精神划同于葛镜精神,但我认为,葛镜倾尽一生建桥虽然值得赞颂,但他散尽家财、舍身忘己却不是人人能做到的,不可盲目照搬复制。如今,葛镜桥的认可度是在逐渐提升的。

 

总结

李飞馆长对葛老师的精彩讲座表示感谢,同时谈了几点感受:首先,葛老师的讲述为在座观众勾勒出了一幅宏大的历史画卷,加深了我们对葛镜和葛镜桥的认识;其次,为成其专著,葛老师查阅海量文献,多年来自费到全国进行桥梁的实地考察,这样读“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治学方法值得大家去学习。最后,李飞馆长表示,葛老师今天的讲座,向我们传达的是一种精神,是葛镜精神,同时也是坚毅、执着、苦干实干的精神,400多年后的今天,葛老师为葛镜桥重修出力,无不是一种葛镜精神的传承,值得我们弘扬和学习。

 

                                    (文字已经主讲人审阅)

文字记录:安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