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南越:“共饮一江水”展里的华丽玉器(1)

来源:本站 作者:陈红新 阅读:3572次 发布时间:2022-11-04

      当历史的车轮行至西汉时期,由于崇玉观念和厚葬之风的盛行,玉器成为人们日常礼仪的信物,南越王墓出土了大量华美的玉器今天我们展厅里展示的其中最重磅的一件就是我国目前所见唯一一套形制完备的丝缕玉衣,是从未见于文献记载的新品种墓主赵眜下葬时穿

 1667549098457782.jpg

(贵州省博物馆6号展厅展示丝缕玉衣的位置)

丝缕玉衣1.73米,共用了2291片玉。由头套、前上衣、左右袖筒、左右手套、左右裤筒和左右鞋共十部分组成。属于汉代考古、文献记载中已知金缕、银缕、铜缕玉衣外的新品种。由于年代久远,出土时丝缕已经腐朽,玉片散落,1984年使用石膏将玉衣“整体打包”运送至北京的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由白荣金等专家花费三年时间最终科学复原。展厅展出的玉衣,玉片为原件,丝线、麻布是修复时添加的,与玉衣原本的丝线和麻布有一定的偏差,丝线选取红色是因为玉片上的丝线残迹为红色。玉片颜色较复杂,以黄褐色、黄白色为主,形状以长方形和方形为主,有些玉片上保留着开料时的切口,切割面比较平整光滑,可以看出用的磨料很细,推断当时切割效率不会很高,需要耗费很多劳动力和时间。玉衣的制作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所用的玉料要经过开料、锯片、磨光及钻孔等,每一片玉都必须经过精心设计和细致加工,整个玉衣的制作过程所花费的人力和物力相当惊人,据推算,汉代制作一件玉衣,大概需一名玉工花费十余年的功夫。玉衣葬服经历萌芽、发展、鼎盛时期后,在东汉时期逐渐衰落,这套玉衣的发现为研究中国古代玉衣制度的源流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1.玉衣不是“衣”

      玉衣是汉代皇帝、诸侯王和高级贵族死后的敛服,史书中称“玉匣”或“玉柙”。目前,我国出土的玉衣时代均在两汉时期,这种玉匣葬服作用更像是用于装殓墓主遗体的匣,是一种特定的场合和时代的产物,当时人们十分迷信玉能够保持尸骨不朽,更把玉作为一种高贵的礼器和身份的象征。

 

2.墓主身高一米七?

       随着这件玉衣修复的完成,给我们提供了关于墓主的大量数据。根据玉衣出土时的数据,推测墓主人身高170厘米左右,从两袖下段筒口分析,墓主人体型可能较瘦。我们从玉衣整体形态上看,发现上衣衣身比较宽大,可能与玉衣内放置玉璧有关。

 1667549221518000.jpg


  1667549303160708.jpg

上衣由衣身和两袖组成,共961片玉片,呈对襟样式。头套共用玉片265片,以丝线连缀,由头罩和面罩扣合而成,头罩顶部以一璧型玉片为中心,做成圆弧状。有学者推测,中国人自古有天圆地方之说,所以圆形的璧很可能是代表天,璧中间部位的圆孔可能是代表天国之门,死者的灵魂通过这个孔升入天国。

 

 1667549382313000.jpg 

左右鞋共有217片玉片组成,编缀方法与头套相同,用朱红色的丝线通过小孔将玉片连缀起来,并在里面衬贴丝绢加固,在边缘部位用丝织物缝合包边。

 1667549474368740.jpg

(珠襦玉匣,极尽奢华)

南越文王赵眜口含用丝织物包裹的珍珠,头枕丝囊珍珠枕。除了玉衣的2291片玉片外,在玉衣下铺垫5块玉璧,玉衣里贴身包裹14块玉璧,玉衣上覆盖10块玉璧,脚踩双连玉璧,头箱中叠放7块玉璧,足箱中先放置2块玉璧垫底,继而在上面堆叠了139块陶璧,这些陶璧应是作为明器(即仅用于陪葬的器物,而不具备现实使用功能)而随葬的,棺的两侧放置了3块玉璧(右侧)和3块玉璜(左侧),椁上四角各有1块玉璧。这种上下左右、内外头脚都用玉璧包裹的做法,这种极尽奢华的随葬形制无一不反映了南越的厚葬制度和崇玉观念。

 

                     执笔:共饮一江水策展组   陈红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