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一封来自南越的音乐会邀请函!

来源:本站 作者:共饮一江水策展组 陈红新 阅读:3893次 发布时间:2022-12-02

大音有声

千年回响

2022年的最后一个月

贵博邀您走进南越

欣赏两千年前的国风乐器

在汉代,乐器的种类就多达几十种。南越王墓的东耳室出土了钟、磬、琴、瑟和用于娱乐、占卜的“六博”,都标志着南越曾有着盛大豪华的宴乐场所。从各式种类丰富的乐器,足以窥见当时生活的奢华。

 微信图片_20221201164644.jpg

长得像编钟,但它不是

“勾鑃”,也会写作“句(gōu)鑃”或者“钩鑃”。它的名字不见于古籍记载,而是源于器物本身的铭文,如容庚所载的“其次句鑃”,以及绍兴出土的“配儿钩鑃”等。铜勾鑃是古时流行于南方地区的一种青铜打击乐器。在贵州、安徽、江苏、浙江、湖北都有出土。它跟编钟等编悬类乐器最大的不同是它不是悬挂演奏,而是口朝上,倒插在器架上演奏,勾鑃可能是由铎类乐器演变而来,铎器型小,执柄演奏,体型变大的勾鑃手不能持,所以倒插在器架上植鸣,也就是“值奏”。

 B96-句鑃_副本.jpg

乐府工造,岭南地区第一件

这是岭南地区第一次发现青铜勾鑃。每件腹部都刻有铭文“文帝九年,乐府工造”,说明它是在南越王赵眜即位第九年(公元前129年)由南越乐府的工官制造的。我们知道,两汉时,乐府的职掌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制作乐器,南越王墓出土的勾鑃即是明证;二是创制、演奏汉代所作的宗庙祭祀、郊祀乐新乐,即汉代新制雅乐;三是采集民间歌谣;四是为歌诗配乐。

 B96-局部_副本.jpg

191公斤,调音靠凿

南越王墓共出土一套8件勾鑃,总重达191公斤。按大小有“第一到第八”的编号,第一句勾鑃最大,重40公斤,第八最小,重10.75公斤。内壁有凿刻过的痕迹,是用来调音的,钟体太厚就像石头一样发不出声音,钟体太薄发出声音就会散播,所以通过凿刻改变钟体的厚薄来调整发音与音高,钟体铸造出来后,音高偏高,还能将钟体磨薄使音高变低,越磨它的音越低,超过标准值后就前功尽弃了,因为这是不可逆的。

     展厅中还展示了铜铙、弦乐器的配件博山状鎏金铜枘、仿石寨山型铜鼓样式制作的明器陶鼓等,邀您一同来欣赏南越的宴乐之声。

 

 

                                                                                执笔:共饮一江水策展组  陈红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