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屏查看  
  • 祖国,以梦为马——贵州省博物馆藏徐悲鸿画作展

    展出时间:2019年1月15日-4月14日

    展出地点:贵州省博物馆负一楼7号临展厅

    徐悲鸿(1895-1953),原名寿康,江苏宜兴人。中国近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曾留学法国学西画,归国后长期从事美术教育,先后任教于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北平大学艺术学院和北平艺专。1949年后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擅长人物、走兽、花鸟。他主张立足中国现代写实主义美术,强调国画改革需融入西画技法,提出了近代国画之颓废背景下的《中国画改良论》。


    时间追溯到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彼时国家危难,民族危亡。作为现代美术先驱,徐悲鸿以现实主义开路,化笔为戟,以梦为马,与大时代同呼吸共命运,奔走四方,救亡图存。其笔下种种,无不托物咏志,以此来表达赤子之心,忧国忧民之情。他的画作往往给人以生机和力量,如其笔下的马,正是由感而发、尽抒胸臆而成,独有一种自由奔放、豪气冲天的精神面貌。他说“建立现代之艺术,以慰籍吾人之灵魂,发挥吾人之怀抱,展开吾人之想象,覃精吾人之思虑也”;他说:“人总应该明辨是非,推崇真理。生命固然可贵,但古今中外,不少人为了卫护真理而流血牺牲,我敬重这种品德”;他认为美术可以“立大德、造大奇、为人类申诉”。

    随着抗战西迁,徐悲鸿曾多次到贵阳。徐悲鸿在贵阳期间举办了两次画展,还在花溪与廖静文女士订了婚,创作了许多经典佳作,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也与贵阳结下了不解之缘。此次展出的徐悲鸿画作,有人物、花鸟、动物等不同题材,有未完待续的画稿、有同当时贵州名家合作的画作、也有其得意之作。

    这批画作是1946年抗战胜利后徐悲鸿回北平国立艺专主持工作时留置其贵州籍挚友杨德淳重庆家中,继后杨德淳辗转回贵阳时一同带回了贵阳,其中大部分于1953年徐悲鸿辞世后杨德淳献出给廖静文以筹备徐悲鸿纪念馆所用,一部分出借贵州省政府曾举办画展后遗失,剩余部分杨德淳后人捐献给了贵州省博物馆,这也是现今贵州省博物馆馆藏徐悲鸿画作的主要来源。恰逢新年乍到之际,本月中旬我馆将特意奉上徐悲鸿遗作,一是仰怀徐悲鸿以家国天下为己任的豪情壮怀,二是带领观众感受徐悲鸿精微致广的大美艺术境界。

    时间回到2019,此时桃李待日开,荣华照当年;徐悲鸿以“艺术中兴配合国家复兴大业”的人生追求,在当下社会语境中,仍然可以奏响新时代的强音!让我们满怀信心和期待,在新征程上,以梦为马,一往无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