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作者:文创研发部 阅读:30次 发布时间:2025-07-03
近日,苏州博物馆馆长谢晓婷女士莅临贵州省博物馆,带来了一场主题为“博物馆文创的开发与运营”的精彩讲座。谢馆长以其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前瞻性的视野,深入剖析了苏博文创从步履维艰到年营收破亿的辉煌历程,为正在积极探索文创发展路径的贵州省博物馆提供了极具价值的“苏博方案”和深刻启示。
一、文创:超越产品,打开博物馆的新可能
讲座伊始,谢馆长就点明核心:博物馆文创绝非简单的商品售卖。它首先是博物馆保管、研究、展览、教育等核心业务的自然延伸与创新表达,是博物馆创新力、品牌塑造力的重要体现,是当下博物馆“火”起来、藏品“活”起来的外在体现。更重要的是,文创构建了观众与博物馆之间超越参观的“情感链接与仪式感”,成为“打开博物馆的另一种方式”,其重要性甚至可能超越其他传统方式。
二、苏博经验:从“小卖部”到“IP生态圈”的华丽蜕变
讲座中,谢馆长以苏州博物馆为鲜活案例,详细拆解了其文创发展的“多级跳”。
1.精准定位,观众为本:苏博深谙“得观众者得市场”。通过长期观众调研,精准描绘出以“女性、青年、高知、游客、本地”为主的核心观众画像,并据此确立文创开发的六大关键词:在地、年轻、文旅、潮尚、有序、艺术。基于本馆与西馆观众构成的差异,产品策略也灵活调整。
2.深耕内容,文化为魂:苏博文创的根基是其深厚的馆藏资源和在地文化(如吴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产品体系围绕贝聿铭大师的建筑美学、吴门画派文化内涵、非遗传承人活化传统工艺、馆藏文物的创意转化以及国际合作展览开发,清晰聚焦方寸苏博、吴门才子、苏艺天工、风雅典藏及世界文明五大系列。
3.爆款思维,情感共鸣:苏博擅长打造现象级产品,秘诀在于“连接情感与记忆”。“秘色瓷莲花碗曲奇”(全国首款可吃文创)、“文衡山手植紫藤种子”(连接500年历史与新生)、“贝聿铭建筑密码立体书”(众筹三周破百万)等爆款,无不精准击中观众的审美、实用与情感需求。
4.拥抱IP,多元授权:苏博是国内较早系统化进行IP授权运营的博物馆之一。谢馆长详细介绍了其IP授权体系(实物、数字、空间)、授权流程(确权、发布、筛选、洽谈、质量跟踪、档案管理)以及《品牌授权规范》。与网易游戏、米哈游、鄂尔多斯、野兽派、KFC等品牌的成功跨界合作,极大拓展了博物馆的边界和影响力,实现了“文创引流回馆”的良性循环。
5.机制创新,融合发展:苏博构建了“文创部(核心策划与审核)+运营公司(设计、供应链、销售)”的独特模式。尽管面临体制机制挑战(公司法人独立性与博物馆管理权、非税收入与绩效激励),但其探索为博物馆市场化运营提供了宝贵经验。更重要的是,苏博推出“融计划”,搭建IP共创平台,积极引导社会力量(科技、教育、旅游、金融)共同参与博物馆事业(如方言保护数字展、世界遗产教育项目),实现价值共创。
三、直面挑战:贵州文博文创的启示与思考
讲座后半段及互动环节,参与人员聚焦了当前贵州省的博物馆文创发展的共性痛点与贵州特色问题,谢馆长的解答提供了以下破局思路。
1.政策与制度的瓶颈:公益一类单位如何合规、高效地开展文创创收?谢馆长强调了“制度先行”的重要性。呼吁贵州省积极借鉴江苏等地经验,尽快出台或完善支持文博单位发展文创的专项政策,明确收入管理、使用分配、风险防控等关键环节,为基层博物馆“松绑赋能”。同时,各馆也需主动研究政策,在现有框架下寻求突破。
2.内容解码与特色彰显:面对贵州独特而多元的夜郎文化、民族文化、生态文化等“小众叙事”,如何避免肤浅转化?谢馆长建议,一要深挖精神内核,超越符号复制,提炼文化精神;二要聚焦优势资源,充分进行现代化、生活化、趣味化的设计转化;三要善用流量密码,探索如地方特色美食等作为文创载体,连接情感与文化;四要尝试联名合作,贵博可积极与苏博等先进馆探索联名开发,借力破圈。
3.运营能力与风险管控:IP授权是双刃剑。谢馆长强调需“审慎评估”合作伙伴与项目,坚守博物馆文化属性底线,建立完善的质量监控和舆情应对机制。对于中小型或观众量不足的博物馆,可优先将文创定位为“事业功能的延伸”和“教育服务的补充”,不必强求经济效益,重在文化传播。
4.多方协同与社会参与:鼓励探索与社会机构(非遗工坊、设计团队、商业平台)、其他博物馆的深度合作模式。如民间收藏或非遗传承人的作品,可探讨灵活、短期的展览+销售合作机制,实现互利共赢。
四、共创博物馆的美好未来
谢晓婷馆长的讲座,不仅是一次经验的分享,更是一次思想的碰撞和方向的指引。讲座内容清晰地传递出博物馆文创的核心价值,在于其承载的文化仪式感与公众参与感。当观众手持一件融入文化基因的文创产品,他们消费的不仅是商品,更是一份对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弘扬的认同与参与。
当前,虽然贵州省博物馆在文创发展道路上面临一些问题与挑战,但苏博的经验证明,立足资源禀赋,解放思想、制度破局、深挖特色、精准运营、社会共创是可行的路径。未来已来,期待在政策东风与社会各界的合力下,贵博文创能立足本土,绽放异彩,让珍贵的文化遗产通过创新的载体,真正“活”起来、“潮”起来,走进千家万户,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贵州与世界的文化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