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馆为枢,赋能育人!贵州省博物馆搭建馆校协同平台,共绘跨学科教育新生态

来源:本站 作者:贵州博物馆 阅读:319次 发布时间:2025-10-24

当博物馆从“文物陈列之所”升级为“文化育人枢纽”,当中学课堂从“学科分立教学”迈向“跨学科融合创新”,一场以文化为纽带的深度协同,正在贵州省博物馆与南明区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生动铺展。2025年10月22日上午192名南明区中学教师走进贵州省博物馆,开展跨学科联合教研活动,不仅是一次馆校教育资源的精准对接,更是博物馆以公共文化平台之力,赋能中学教育创新、传承贵州本土文化的深度实践。

image.png

作为贵州省级公共文化地标,贵州省博物馆从不只是“文物的存放地”,更是承载地方文脉、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活态文化基因库”。此次教研活动由贵州省博物馆社部主任张婵主持,贵州省博物馆副馆长李甫致辞。李甫副馆长谈到:省博积极以平台为基、以文物为核深化馆校合作,既是对“让文物活起来”的教育实践,更是为贵州文化传承、学校教育创新注入“文化动能”的生动注脚。

image.png

image.png

贵州省博物馆武俊彦、宋佳两位讲解员老师做专题分享,将馆藏的古夜郎青铜重器、多彩民族非遗瑰宝、茶马古道商贸遗存等“不可再生的原生文化资源”,转化为中学跨学科教育的“核心赋能素材”——这些镌刻着贵州历史密码、凝结着民族智慧的文物,不再是玻璃展柜里的“静态展品”,而是成为串联语文、历史、美术、地理等学科的“动态文化线索”。

image.png

image.png

此次教研活动博物馆社教团队与南明区中学教师跳出“资源供给”与“需求接收”的传统模式,共同解码文物背后的跨学科价值:以文物年代脉络为轴线,构建历史教学中的贵州发展坐标系;以文物出土地理为依托,解读地理学科中的自然与人文共生关系等。这场研讨的核心,是省博作为公共文化平台,推动“博物馆资源”向“教育创新动能”转化,开放社教专业力量,为学校提供“从文物解读到课堂落地”的全链条教研支持,真正让博物馆成为中学教育的“第二课堂”、文化传承的“实践阵地”博物馆与学校跨学科教育扎根于贵州本土文化的深厚土壤。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未来,省博将继续以馆为桥,链接更多教育力量,让贵州的历史文脉在跨学科教育中代代相传,让文化自信的种子在青少年心中深深扎根!